人物简介:陈前政,贵州遵义人,1989年生,2013年毕业于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在校期间曾任测绘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现任贵州省贵阳公路管理局息烽公路管理段副段长,2023年至今担任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高坪村驻村第一书记,荣获2024年黔南州优秀网格员称号。

2023年,陈前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主动接过驻村接力棒,用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真情帮扶的爱心火炬在高坪村传递。驻村期间,陈前政认真履行驻村职责,事不避难,任劳任怨,主动“挑大梁”,谋求乡村发展新突破,奋力担当作为。村干部们戏称:“当地百姓都不认识陈前政是谁,只认我们的‘光头书记’”。
修好村组路,开辟致富路

8月2日,陈前政顶着高温酷暑,和红山组村民聚在马路上,修建红山组最后五十米入户路。看到陈前政满头满脸是汗,村民老李递过一条毛巾:“光头书记,擦擦汗再干。”旁边的老赵也赶紧拿来一瓶水:“来来来,光头书记,赶快休息一下喝口水。”因其独特的光头形象,村民们戏谑地称呼他为“光头书记”,也是把他当成自家人的爱称。身为一名公路人,陈前政来到高坪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全村村民硬化坑洼不平的入户路。“要致富,先修路。这里的坑洼泥泞小路使得烤烟、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和运输极不方便,修建好致富路太重要了……”无数个日夜,陈前政总是蹲坐在路旁思考如何筹集修建道路的资金,或是深入每家每户门前现场测量道路设施的相关数据。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数据,他总是选择步行调研,他表示:“调研没有捷径,唯有下足‘苦功夫’,才能让调查研究数据更具体详实,同时也更能体会基层的艰辛,坚定自己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建好入户路的决心。”
在他的努力下,为7个村寨250余户村民修建约7公里的通组路。他的“点子”不局限于此,前进的脚步从不停歇,又“开足马力加油干”,调动社会力量捐赠水泥50吨,帮助翁公组实现入户路硬化。他还巧妙利用政策红利,积极协调土地开发项目,推进了虎场组等区域机耕道的硬化工作。
“他有时像一个木头人,总是盯着远方发呆。”村民们评价他心里总是装着事。道路施工虽然完成了,但他却盯着这条路望向远处好久、好久……原来他心里又萌生了村组路路灯安装计划。在他的奔走努力下,高坪村两批共计224盏路灯安装到位,实现了村组照明全覆盖,为广大村民的安全出行打下坚实基础。
驻村以来,陈前政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完成了投资约150万元的村组硬化路;完成长滩河饮水工程水泵更换等人饮工程,确保饮水安全;分两批次安装路灯224盏,实现全村照明全覆盖……“以前这庄上黑灯瞎火,路坑坑洼洼,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光头书记来了之后,村里现在是灯火通明,道路顺畅。不仅环境优美了,村民也富起来、笑起来了。”村支书动情地说。他的到来,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切实提升了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心系群众事,情暖百姓心

“脚上不沾土,工作就没谱,驻村也要‘驻心’。”上任第二天,陈前政便开始了入户走访工作,他每天起早贪黑,很快便掌握了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并将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面对高坪村的难题,陈前政绞尽脑汁思考解决方法。翻开驻村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的基本信息和帮扶措施,以及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为每户都建立了档案,并主持召开30多次村民大会,动员村民们畅谈心声、直言不讳,他则始终用心倾听,细心记录每一份期待与需求。一年多时间里,他就成功处理了路灯安装、水电安装、水源短缺、体育设施缺乏以及协助残疾人获取辅助工具等诸多村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面对高坪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较多问题,陈前政主动加入了村民微信群,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公布在群里,张贴在农户家里,若留守儿童、老人有急事,他会24小时上门服务。村里走读学生较多,他将下队时间选择在放学时段,在送学生回家的同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他注重教育帮扶,积极寻求社会资源为学校捐赠体育设施和书籍,努力为学生创造更佳的学习条件。他还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关心。
“扶在心上,帮在事上,立在行上。”陈前政总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全力谋发展,铺实振兴路

在村民眼里,陈前政,这位肩负使命的光头书记,犹如乡村振兴战略征途上的一面鲜明旗帜,勇立潮头,带领大家向美好生活进发。陈前政紧扣“一宣六帮”“五抓五育”之精髓,及“以党建为魂,共绘乡村新图景”之核心,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深耕于驻村工作的广阔天地。他凭借自身的努力与资源整合力,巧妙编织起一张张发展的网络,为高坪村的未来注入了蓬勃生机。尤为瞩目的是,他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同春风化雨,不仅化解了村民眼前的棘手难题,更为村庄的长远发展铺设了坚固的基石。
经年累月的磨砺与领悟,陈前政匠心独运,提炼出“三勤两用心连心”的驻村工作秘籍,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提供了参考经验。他更是沟通的桥梁,积极与上级部门汇报反馈,积极争取政策绿灯与资金活水,为高坪村的繁荣开辟了更多可能。这种主动作为、高效沟通的工作艺术,赢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好评。

陈前政在高坪村村民心中播撒的温暖与希望之种,已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民为邦本”的深刻内涵,成为乡亲们心中那抹最暖的光,村两委眼中的实力舵手,地方政府心中的乡村振兴急先锋。他坚定地表示,将不忘初心,矢志前行,继续以满腔热忱与卓越智慧,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绘制更加绚丽的乡村画卷。